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四川省北部。域跨東經103°46'~104°4';北緯32°54'~33°19'。屬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原南坪縣),因溝中有荷葉、盤亞、亞拉、尖盤、黑果、樹正、則查窪、熱西、郭都九個藏族寨子而得名。

遊覽區氣候宜人,冬無寒風,夏季涼爽,四季美麗,是世界上旅遊環境最佳的景區之一。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1997年被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2000年評為中國首批AAAA級景區;2001年2月取得「綠色環球'21 」證書;九寨溝風景區是全國優秀風景名勝區;中國風景名勝40佳。

黃龍風景名勝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主景區黃龍溝位於岷山主峰雪寶頂下,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是中國唯一的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這一地區還生存著許多瀕臨滅絕的動物,包括大熊貓和四川疣鼻金絲猴。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武陵源以石英砂岩峰林峽谷地貌為其主要特徵,共有石峰3103座,峰體分佈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幾十米至400米不等,這種特殊的地貌形態被命名為「石英砂柱峰」地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特點是質純、石厚,石英含量為75%~95%,岩層厚520余米。武陵源地形複雜,氣候溫和,雨量豐富,森林發育茂盛,生長著原始次森林植物群落,森林覆蓋率達88%,有國家中國一級保護植物4種,二級保護植物19種。木本植物就達到770種,其中武陵松為只有本地區僅有的植物,另外生長著珙桐、伯樂樹、南方紅豆杉、白豆杉、篦子三尖杉等第三紀孑遺植物。武陵源擁有28種國家級保護動物,還生長著著名的大鯢(娃娃魚)珍貴動物,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金錢豹等大型猛獸。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是因為麗江土司(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納西族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古城位於縣境的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海拔2400餘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

麗江古城始建於宋元,盛於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城已有名。麗江古城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廂,清朝稱大研里,民國以後改稱大研鎮。

麗江古城,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被納入世遺保護範圍的除大研古鎮外,尚包括白沙、束河等兩處民居建築群。


平遙古城:

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

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為平遙縣。

清代晚期,總部設在平遙的票號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國的一半以上,更被稱「古代中國華爾街」。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創建於清道光年間、以「匯通天下」而聞名於世的中國第一座票號「日升昌」。

平遙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街道格局為「土」字形,建築佈局則遵從八卦的方位,體現了明清時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佈。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

平遙城牆建於明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瓮城、4座角樓和72座敵樓。其中南門城牆段於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餘大部分都至今安好,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外,還有鎮國寺、雙林寺和平遙文廟等也都被納入世界遺產的保護範圍。

平遙地處汾河東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與另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祁縣相毗鄰。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公路縱貫縣境。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糧食、棉花,特產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牛肉名聲頗大,有「平遙牛肉太谷餅」的民歌歌詞。



武夷山風景區:
武夷山風景區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主要景觀是盤繞山間的九曲渓、夾岸矗立的三十六座奇峰(最有名的是玉女峰)和九十九座山岩,平均海拔350米。
武夷山風景區屬於亞熱帶氣候,有450種以上的脊椎動物、5000種以上的昆蟲、2500種以上的植物。特產武夷岩茶,最高級的品種是大紅袍。
武夷山是古代越族的活動中心之一,留下閩越王城遺址和不少懸棺。南宋時期,這裡又是朱子理學的搖籃,朱熹在這裡的紫陽書院講學40多年。


雲崗石窟:

雲崗石窟指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武周山北崖的一系列石窟,建於北魏年間,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石窟依山開鑿,在武州河北岸東西綿延1公里,主要洞窟達51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幾厘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

整個窟群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的石窟多以佛塔為主,又稱塔洞;中部曇曜五窟是雲岡開鑿最早,氣魄最大的窟群,開鑿於北魏時期;西部窟群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雲岡石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余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莫高窟在近代以來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1],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觀世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